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读小说 > 盛唐崛起 > 第七百三十五章 倭人不可信

第七百三十五章 倭人不可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最近几天写到遣唐使的时候,炒鸡卡文。

特别是看新闻,那倭国首相上蹿下跳,倭国防长大放厥词,就觉得心里有一股子气。

嗯,着实很痛苦啊!

++++++++++++++++++++++++

上官婉儿倒是没有考虑太多。

在她看来,杨守文之所以杀人,更多是因为看到那些倭人嚣张行径,因此怒而杀人。

因为在此之前,她就知道杨守文对倭人没有好感。

当初长洲寻宝时,有倭人参与其中,给杨守文增添了不少麻烦。

所以,上官婉儿一直以为,杨守文之所以不喜欢倭人,更多是因为那件事。可没想到,杨守文竟然一番长篇阔论,令上官婉儿颇为震惊,同时又觉得有一些可笑。

倭人?

能祸及后人?

此时的倭国,还处于奈良时代,国力算不得强盛。

事实上,早在汉代,就有倭人朝贡华夏的先例。在此之后,也只有在白江口之战时,稍显露出了些许野心。一直以来,倭人以谦恭有礼而著称,对华夏朝廷,多以‘上国’而称呼,显示出对华夏的仰慕之心,故而才有‘君子国’的说法。甚至在朝中,不少人对遣唐使抱有好感。哪怕是白江口之战,双方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但是对倭人却并不排斥。

如此一个谦恭有礼的国家,又如此弱小,如何能危害朝廷?

上官婉儿觉得,杨守文有些危言耸听。

“青之,你所见倭人,不过是少数,乃害群之马。

大多数的倭人,还是很谦卑的……他们派来许多人学习,岂不说明他们对朝廷的仰慕?你说会祸及后人,实在是……这些话若是到了朝堂上,只会被他人耻笑。”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大都有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

在唐人眼中,华夏乃世界的中心,域外皆为蛮夷,根本不足为虑。

杨守文心中苦笑。

那倭人对华夏造成的伤害,与目前而言,的确是还很遥远。

但却不能因此,就对这个国家优待。华夏,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犹如一头巨龙,而那倭人却好像依附在巨龙身上的蚊蝇,不断的吸食这巨龙的鲜血,壮大自身。

等到了巨龙衰弱,那蚊蝇就产生了其他的想法。

它想要吞噬了巨龙,取而代之……

可这些话,他无法说出口。就如同上官婉儿所言,即便是他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

最好的办法,便是停止向倭人输血。

就如同前世的美帝,将之视为棋子,爪牙。我可以对你友好,可以对你支持,但是你想要获得我最为先进的技术,就是痴心妄想。甚至,你有一点壮大的苗头,我也会立刻镇压,让你生生世世,只能依靠我,成为我的马前卒,却休想威胁到我。

杨守文觉得,对付倭人,必须要用这样的手段。

只是华夏延续千年的‘老大中国’心态,总会忽视掉倭人的野心。

在朝中的大佬们看来,白江口之战只是一个偶然。但在杨守文看来,确是倭人寻求扩张,对朝廷底线的一次试探。当然了,那试探的结果,就是长达近四十年的断交。

此时的倭国,对华夏尚有极大的依赖之心,所以在发现华夏根本不是他们可以撼动的巨人之后,立刻又改变了策略。四十年里,双方在官面上没有任何的接触,可是在私下里,却往来频繁。那血学生僧,那些留在华夏的工匠,以及如无畏法师那种,心甘情愿的改变姓名,在华夏生活十数载,目的只是想吸取华夏的精华。

遣唐使,的确是彰显了华夏的博大胸怀,但同时,也使得华夏璀璨的文明输送出去。

但这种文化输出,却没有什么好结果。

因为得来的太容易,倭人并不感谢,反而对华夏的窥觑之心,伴随着他们的强大,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野心。

斗米恩,升米仇!

就因为华夏给予的太多,那些得到了好处的蛮夷邦国,认为是理所应当,毫无感恩之心。

想到这里,杨守文闭上眼睛,陷入沉思。

半晌,他睁开眼,对上官婉儿道:“姑姑,我要见陛下,向她面陈。”

“嗯?”

上官婉儿蛾眉浅蹙,轻声道:“青之,你要做什么?”

“我只希望陛下能够驳回倭人更改国名的表奏,倭人便是倭人,绝不可令其改为日本国。”

“这样……”

上官婉儿觉得,杨守文一定还有别的想法。

但他既然不愿意说,那必然是有他的理由。他想要面见武则天?对普通人而言,这或许很困难。但是对他来说,以武则天对他的喜爱,以及杨家的关系,必不会拒绝。

“如此,你收拾一下,一个时辰之后,随我出发。”

“喏!”

杨守文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但是,他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要和武则天说清楚才是。

武则天是否采纳,是武则天的事情。而作为一个穿越众,绝不会让那些倭人轻易得逞。

++++++++++++++++++++++++++++++++++++

发生在偃师的事情,终于传到了洛阳。

在得知杨守文杀死了几十个倭人之后,顿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哪怕杨守文在文坛名声响亮,哪怕他在安南战功显赫,依旧被无数人所指责。倭人最善于伪装,喜欢做出一副谦卑的姿态,得到了不少人的欣赏。因为,他们的这种谦卑,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一些人‘老大中国’的心态,所以对杨守文自然不满。

“太子,杨守文胆大妄为,擅杀君子国人,实在是太过无礼,有辱我圣朝声誉。”

“是啊,那君子国人就算有再大的不是,可以请鸿胪寺出面调解。

可是他却不管不问,甚至连偃师县衙都不经过,直接杀人……传扬出去,我圣朝礼仪何在?律法何在?”

“太子,杨守文当罚。”

“对,绝不能对他放任不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