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呐,这是合同书…等急了吧?”回到工商部大楼,徐光启找到了一直留在这里等消息的白岐山、刘清运两人,然后将两人带到自己的办公室,从拎包随从那儿接过几张写满字的白纸,重重的扔在桌子爱上,笑眯眯的对着两人说道。
两人闻言大喜,白岐山连忙恭敬的双手拿起合同书,嘴中一个劲儿的说着谢谢,然后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主要是确定承包年限以及需要缴纳的资金。
“十年…”白岐山喜上眉梢,他本来还以为幕府不会同意呢,没想到幕府这么大气。
“每年一千元整…还好还好,在心里预期之内。”白岐山心里暗暗松了口气,没想到气没松完,惊喜还在后面,让其情不自禁的加大了音量:“首付三年,然后分期付款?”
“徐尚书,这个…优惠力度…是不是有些大啊?”白岐山结结巴巴的问道,他简直不敢相信馅饼会掉到他的头上。
“哦?想不到白同学志气可嘉啊,既然如此,那我改改,成全你想一次付清的野心…”徐光启打趣道。
“呵呵…这不是开玩笑吗…您怎么能当真呢?”白岐山连忙将合同书搂在怀里,生怕被徐光启抢了去。
“给我看看…”这时,忍了许久的刘清运终于忍不住了,伸手一把从白岐山怀里夺过合同书,快速翻越起来。
“如果看着没问题的话,就将首付付了,然后签字画押,这份合同就算成立了,具有法律效力。”徐光启等刘清运也看完后,身子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桌子上,笑着道。
“哦,好的,好的!”白岐山恋恋不舍的从随身小包中掏出…当然不是三千枚硬币,而是三张银票,每张当一千元的那种,小心翼翼的放在徐光启的办公桌上。
银票的出现,最早是在商业越来越繁荣的苏武镇,随着人口的增加,地盘的扩大,贸易额的不断上升,最高面值为一元的华夏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商业交易的需要,于是银票制度应运而生。
不过华夏的银票与旧世界的银行支票或者纸钞都不一样,它的发行量不大,因为每张银票的诞生必然有一个人往银行中存入了等量的钱。
当某个人需要银票时,他都会提前将等数量的现金存入银行,银行这才根据此人的需求开出不同面额的银票。并且开银票的银行职员和此人以及公证人都要当场在银票上签名以及按手印,然后还要再盖上该银行行长的印章,银票这才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在任何一家银行兑换等值的现金,也就是华夏币,手续可谓繁琐至极。不然银票就是一张草纸,扔地上都没人捡,类似的空头银票,银行里有一大堆库存呢,随便摞摞,都能当壁纸用。
而一旦使用银票在银行中兑现后,那么该银票就必须当场撕碎,至此,该银票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寿终正寝。
所以,碍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落后,银票的质量和美观虽然都不怎么样,但能一直没有出现假货,实在是造假的成本太大了,有效的树立的银票的信用度与幕府的威信。
徐光启没有去看桌子上的银票,而是极不情愿的转头向另一边道:“麻烦财政部和银行的两位了…”
冲徐光启微微一躬身,两人这才上前拿起银票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后,立马将银票重新放下,然后拿起纸笔开始写写画画,最后开了一份证明递给徐光启。